• 本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工作动态
  • 省内资讯
  • 服务体系
  • 专题专栏
  • 通知通告
  • 融资担保
  • 非公经济
  • 招商引资
  • 政策法规
  • 招聘频道
  • 企业之窗
  • 会展频道
  • 申报平台
  • 会员服务
  • 企业之声
  • 企业服务
  • 提问专区
  • 互联网产业
  • 中小局机构设置
  • 中心简介
  • 联系我们

资讯类别

  • 政务

  • 新闻

    贵州新闻 国内新闻 地州新闻

  • 通知

  • 服务体系

  • 民营经济

    视频展播 贯彻执行 政策汇聚 发展动态

  • 企业之窗

  • 融资担保

    金融直通车 担保 上市 投资 银行贷款 融资租赁

  • 产业发展

    产业信息 行业动态

  • 会展

  • 培训

    银河培训

  • 扶贫

    产业扶贫动态 千企帮千村

  • 专精特新

    双创

  • 政策法规

    中小企业 法律与司法解释 服务体系 财税 贸易 产业 涉外 金融 投资 科技 综合 劳动保障与人才管理

  • 旧栏目

    专栏 中小企业信息化 招商引资 互动版块 专题版块 企业名片 服务中心 商业频道 融资服务 两赛一会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产业集群 发展论坛 维权投诉 企业信用 网上招聘 创业就业 信用体系 政府资金 典当行业 科技成果 机构职能 贵州中小网介绍 贵州特色产业

推荐资讯

  • 遵义市汇川区“千企改造”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 遵义市汇川区“千企改造”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
  • 第三届天朝上品酒博会嘉年华启动 第三届天朝上品酒博会嘉年华启动
  • 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盛大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亲临天朝上品展位指导 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盛大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亲临天朝上品展位指导
  • 中国将打造“双创”升级版 中国将打造“双创”升级版

人气排行

  • 01-18 1贵州年货进京城受瞩目——栗战书前来巡视 陈敏尔 孙志刚等陪同
  • 06-27 2“6•27中小微企业日”宣传暨贵州民营企业服务提升活动发布会在筑举行
  • 02-23 3田维兴:打工19年,返乡办工厂
  • 06-16 4一朵盛开在绿色环保中的铿锵玫瑰——访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白燕
  • 03-21 5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在贵阳召开
  • 04-08 6关于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公示
  • 07-12 72018“贵州人爱贵州水”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 11-23 8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 01-27 9《土家歌王野马新歌-我在夜郎遇见你》新歌发布会圆满结束
  • 08-01 10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宣贯培训班在贵阳开课

金融助力民企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9/1/31 10:39:05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融资担保    来源:金融时报

      民营企业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制约其健康发展。根据某辖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调查,商业银行虽然从经营战略、信贷产品创新、利率水平等方面频频“出招”,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愿贷、不敢贷问题。民营企业因有效担保物不足、财务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在融资链条中处于劣势,亟待多方合力,为民营企业融资纾困、为其健康发展开出良方。
  总的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点因素制约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融资供求方信息不对称。因民营企业信用记录不完整、缺乏全面系统的经营数据,商业银行无法有效甄别优质客户。虽然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加大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力度,但民营企业对信贷产品及优惠政策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
  信贷产品要素与需求契合度不高。民营企业普遍轻资产、有效抵押物少,商业银行却重抵押、轻保证,贷款担保方式单一,慎贷、惜贷现象仍然存在;因民营企业具有借款期限短、借款金额小、违约概率高等特点,中小型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融资成本偏高;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为1年,而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运营资金周转速度放缓、生产经营周期延长的问题,信贷产品周期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不相匹配。
  信贷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用场景不丰富、获客能力弱,用户体验亟待改善;大多数客户数据局限于业务系统的结构化数据,社交媒体、网络日志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掌握、建模分析等方面应用存在短板;现有互联网融资类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显著,缺乏鲜明特色。
  内部考核机制滞后。由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贷款权限集中上收,基层行对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需要逐笔上报审批,贷款审核程序复杂,制约了基层行的放贷积极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正向激励不足,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不良贷款挂钩,实行较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信贷人员对民营企业不敢轻易放贷。
  信贷风险识别及控制难。商业银行仍然停留于传统粗放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未能运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民营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信贷“三查”执行不力,每个客户经理的精力只能服务几十个信贷客户,在信贷制度执行方面普遍存在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难以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破解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挥政策杠杆效应,优化民企发展环境。统筹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力量,合力发挥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优势以及金融机构融资优势。一是强化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扶持。成立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发展基金,承担再担保风险职责,为企业担保增信,提升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意愿。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纾困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明自主专利,为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人民银行积极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专项用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银监部门探索建立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于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物流金融等方面创新成果突出、支持民营企业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正向激励,提高风险容忍度。
  搭建信息平台,提高银企对接效率。推动建立信贷供求数据库,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商业银行建立支持民营企业的信贷产品数据库,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整合各部门信息建立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名录库,并动态更新数据库,确保数据库信息真实准确,以此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商业银行根据制造类、科创类、贸易类等不同类型民营企业经营特点量身定做信贷产品。一是优化信贷产品要素设计。灵活确定贷款期限,探索将流动资金贷款期限适当延长,以契合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创新业务流程,推广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便利企业的业务品种。创新还款方式,合理采取分期偿还贷款本金等灵活的还款方式,减轻企业还款压力。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创新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推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存货与原材料动产质押等贷款品种,帮助企业提质增信,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三是探索推进“供应链”金融,在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条中,积极支持产业链的资金需求,提高产销效率。
  推动金融科技的深入融合,降成本提效率。一是商业银行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强与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各类电商平台等外部机构的合作,拓展大数据的外部来源。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用户的海量交易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客户消费习惯、投融资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精准营销,自动化完成线上客户筛选,提高获客能力。二是大力推广直销银行、网络微贷,通过线上完成额度测算及利率定价、贷中审核及贷后管理等信贷流程,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减少中间环节,落实阳光信贷,降低服务门槛和融资成本,促进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是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出中小企业征信数据信用贷,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商业银行在内部绩效考核中增设或者增加民营企业相关指标的考核权重,将民营企业贷款业务与内部绩效考核及薪酬收入挂钩。二是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配备民营企业专项授信规模,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授信比重。三是提高对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进一步梳理授信服务全流程、各岗位职责要求,理清各环节责任,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对民营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具体认定标准。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手段,提升信贷管理效率。一是与外部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工商、税务等部门向商业银行开放数据接口,提供民营企业信息查询。司法部门对民营企业注册、民事判决、诉讼执行等公示类信息直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息类批量查询。二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手段强化贷前调查。依据大数据量身构建风险评级模型,对客户在线交易数据、交易行为及多层次的担保链条进行科学分析,实现客户信息透明化,有效对民营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精准识别、计量和评估分析。三是依托金融科技创新贷后管理模式,强化风险监测与预警。改变传统的客户经理逐户管理方式,借助科技手段更高效管理更多数量的客户,对借款企业资金流向、关联方交易等信息深度挖掘,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实现控制风险与信贷业务发展双赢。
  • 乾企通
  • 中小微服务

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QQ好友打印

上一篇:让中小企业轻装前进迸发活力(经济新方位·稳增长防风险)

下一篇:多措并举落实减税降费红利 小微企业优惠范围扩大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承办单位: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运维支撑:贵州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技术支撑:贵州黎阳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方式: 0851-86811911

贵公网安备

下载手机APP

关注我们

黔ICP备05001879号  黔新出网版准字第040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0017号